一、二化螟
1.发生趋势:预计第二代二化螟全市中等偏重发生(4级),局部大发生(5级),低龄幼虫盛期在7月12日-25日。
2.主要依据:(1)田间残存虫量中等。市站6月上中旬调查,早稻田亩虫量200-1000头,中稻田平均亩虫量50头以下。
(2)天气预报7月份降雨偏多,气温偏高,对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无明显不利影响。
二、稻飞虱
1.发生趋势:预计第三代为中等偏重发生(4级),局部大发生(5级)。低龄若虫盛期出现在七月上中旬。
2.主要依据:梅雨期降水量较多,气温偏高,气象因素有利于稻飞虱的迁入为害。
三、稻纵卷叶螟
1.发生趋势:预计第三代为中等偏重发生(4级),局部大发生(5级)。卵孵盛期在7月中旬。
2.主要依据:梅雨期降水量较多,气温偏高,气象因素有利于稻纵卷叶螟的迁入为害。
四、水稻病害
1、纹枯病:预计中稻纹枯病大发生(5级)。早稻田发生普遍,中稻6月下旬各地调查,病田率60%以上,病蔸率5—50%,发生较重,菌源广泛存在。
2、稻瘟病:目前部分中稻已零星发生稻瘟病。预计中稻常规品种为中等发生(3级),局部中等偏重发生至大发生(4-5级)。
五、草地贪夜蛾
预计夏秋玉米田为中等偏重发生(4级)。
六、防治意见
7月上中旬主要防治二化螟、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、纹枯病、稻瘟病、草地贪夜蛾等。
1.防治二化螟可选用药剂: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、金龟子绿僵菌、短稳杆菌、甘蓝夜蛾NPV、印楝素等,化学农药可选用阿维·氯苯酰、甲氧虫酰肼等品种。
2.防治稻飞虱选用25%吡蚜酮SC、80%烯啶·吡蚜酮WG、50%烯啶虫胺SG等。
3.纹枯病当病蔸率达30%时,可选用24%噻呋酰胺SC、20%井冈霉素WP等喷雾防治。
4.稻瘟病感病品种为防治重点。在秧苗三叶一心、分蘖期及破口至齐穗期选用40%富士一号EC100ml/亩、20%三环唑WP75g/亩等预防。